Thursday 17 May 2018

巴黎(1)

五月的巴黎,天亮得很早。一夜休息下來,清早就起床外出了,在附近的麥記吃了簡單早餐,利用 Navigo 公交周票開始新一天的旅程,見識一下花都容貌。搭地鐵直奔巴黎歷史軸線最西端皮托區 Puteaux 的商業中心拉德芳斯 La Défense, 從1958年開始興建,這塊八百公頃的土地上,一個號稱巴黎的曼哈頓已經頗具規模。

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

地鐵站位於地下商城的交通樞紐,走上地面,四周玻璃幕牆的高樓林立。作為地標的新凱旋門 La Grande Arche de la Défense 屹立前方,這是一座門形紀念碑式的商業大樓,落成於1989年,中空部分據說能容下整座巴黎聖母院。巴黎市中心的建築高度和式樣有嚴格規定,不能破壞景觀和天際線,所以現代化的商業樓宇只能建在相對邊遠的拉德芳斯了。



路面上看不到交通工具,都隱藏在地下。大型商場不少,時間尚早都未開始營業,穿著時尚體面的上班族來來往往。











廣場上有餐車售賣早點,許多人都簡單地買一杯咖啡和一個牛角麵包拿在手中匆匆趕路。




對這些新型的購物中心興趣不大,欠缺花都的韻味,來這裏看看僅作爲巴黎之行的序曲。

繼續觀光行程,搭地鐵東行去香榭麗舍大道西端的凱旋門 Arc de Triomphe。凱旋門坐落於戴高樂廣場 Place Charles de Gaulle 的中心,以廣場為起點,十二條大道如太陽光芒般朝不同方向輻射出去。為紀念1805年戰勝俄奧聯軍,拿破崙於1806年下令開建凱旋門,隨着他的下台,中斷多年,直到1836年才由國王路易菲利普重修完工。1840年拿破崙的棺木從海外運回法國通國凱旋門。二次大戰結束後,戴高樂將軍也是通過凱旋門班師回朝進入巴黎。

Arc de Triomphe

這座雄偉的建築物,門高50米,寬45米,深22米。拱門的四個支柱上的浮雕,展現1792-1815年各時期,法國慶祝離境,抵抗,和平,勝利的壯觀情景,外立面上的六幅浮雕代表了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時代的重要時刻,這些浮雕都由雕刻家完成於不同年代。門內刻有跟隨拿破崙一世遠征的286位將軍的名字,門前是建於1920年代無名烈士墓,墓前簇擁着鮮花,供奉為國捐軀的英烈。凱旋門及其周邊廣場氣勢雄偉,非親歷其境是感受不到的。

 Tomb of the Unknown Soldier



Place Charles de Gaulle

香榭麗舍大道 Champs-Élysées 西起戴高樂廣場東到協和廣場,道路寬闊筆直,全長約2公里。每年巴士底國慶日,歐洲最大閱兵式在此舉行。大道兩旁名店林立,奢侈和普羅品牌匯集於此,以藍鈴女郎 Bluebell Girls  聞名的麗都夜總會 Le Lido 也在這裡。店鋪尚未開門,某名牌專賣店已經排起長龍 ......。沿大道東行少許就回到凱旋門時,旅遊團大軍已經殺到,搭地鐵轉換地方去也。

Champs-Élysées

 Le Lido

Champs-Élysées

Champs-Élysées

地鐵站走道上,一排熟悉的身影進入眼簾。難怪近來法國那麼多左膠鬧事,他能領導民眾帶來均富平等嗎?只是把財富轉移到新權貴的手裡!


坐地鐵到特羅卡德羅廣場 Trocadéro,出站就是夏佑宮 Palais de Chaillot。夏佑宮位於夏佑小丘,塞納河右岸,地勢較高,是觀賞河對岸巴黎鐵塔的最佳地點。觀景平台上遊客不多,新人以鐵塔為背景在拍攝婚紗照。




夏佑宮建於1937年,為國際博覽會而建。左右兩排建築成弧形排開,內有好幾家博物館,歐洲的歷史文化沉澱濃厚,惜無時間一一參觀。面對鐵塔的前方是特羅卡德羅花園 Jardins du Trocadéro,花園中央長形的華沙噴泉 Fountain of Warsaw 甚為壯觀。





跨過花園前的拱橋 Pont d'Iéna da,一路上誘人捐錢的騙子不少,來到塞納河 Seine 左岸。

 Pont d'Iéna da

Seine

左岸的三條石柱是阿爾及利亞戰爭的國家紀念碑 Mémorial national de la guerre d'Algérie et des combats du Maroc et de la Tunisi,紀念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發生在北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突尼斯的戰爭,向死難戰士致敬。


紀念碑旁邊就是埃菲爾鐵塔 Eiffel Tower,從下面仰視這龐然大物,結構猶如鐵質蕾絲,蔚為壯觀。





排隊登鐵塔參觀的人龍很長,不想虛耗時間,就在鐵塔所在的戰神廣場 Park Champ de Mars 小逛,遠看鐵塔雄姿更加壯觀。

 Park Champ de Mars

 Park Champ de Mars

正午時分,該找地方用膳了。戰神廣場週圍大街小巷裡串串,不少大小餐廳和商舖,很有舊時上海法租界的韻味。不經意間走過一間鋪面,從玻璃門內望,見有不少中老年婦女圍坐着在做手工。一位婦女開門出來招呼,盛邀我們入內參觀,並熱情介紹這是一個鄰裡中心,大家的共同興趣在做藝術拼布。沒有商業性質,完全出於精緻的生活形態和品味,才能有如此閒情逸致。見到有些老太太打扮得一絲不苟,優雅地縫着手中的作品 ......。臨別時還送我們一本拼布藝術書籍,雖不懂法文,她們說都是示意圖片,能看明白。書籍銅版紙精印,份量不輕,但作為旅途中的溫馨回憶,還是把它帶回家了。旅途中的點滴,日後使人回味無窮。




隔開幾個鋪面有一家小餐館 La Royal,就在這裡點了兩份套餐,稍事休息。



午膳後繼續觀光,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筆直的林蔭道,茂密的梧桐樹掩映着建築陽台的鐵藝欄杆。使人憶及童年居住過的城市,“法租界”的風情。然而這是真實的法國巴黎,一切更顯氣派。



一路走到榮軍院 Les Invalides,這座由路易十四興建用於收容病殘軍人的醫院,如今改造成軍事博物館。金色的穹頂之下,是拿破崙一世的陵墓。排隊參觀者眾,沒有安排在行程之內,僅拍了幾張照片。



坐地鐵回到凱旋門,正午陽光下凱旋門另有一番風情。


續搭地鐵到 Champs-Élysées - Clemenceau,出站就見大小皇宮 Grand Palais & Petit Palais 分列道路兩邊。它們並非皇家宮殿,是為1900年世界博覽會而建的展覽館。為推廣藝術文史教育,展覽館常年向公眾免費開放。

 Grand Palais

Petit Palais

小皇宮前的丘吉爾廣場上,不少遊客駐足向丘吉爾銅像稱Sir行禮,人們對領袖的敬仰發自內心才是最可貴的。


大小皇宮的南面,一座華麗的大橋橫跨塞納河上。此橋是1893年俄法結盟後,俄國送給法國的禮物,以沙皇亞歷山大三世 Pont Alexandre III 命名。當年由法國總統福喜和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大三世之子)奠基。橋長160米,寬40米,由六米高的單跨鋼拱組成,是19世紀工程的奇蹟。


四個鍍金青銅雕像屹立兩岸橋頭,分別象徵科學,藝術,工業和商業,氣勢恢弘,基座上的女神代表不同時期的法蘭西,這些橋頭的立柱還為單拱形提供穩定的配重。




橋中央拱門上方的仙女浮雕 Nymphs of the Neva relief


兩邊護欄上還有眾多裝飾華麗的路燈和雕塑





這座最優雅的大橋不負盛名,有意思的是大橋通往拿破崙靈寢所在的榮軍院,二百多年前拿破崙曾經在莫斯科烈火焚城與俄國成為世仇,國與國之間一時為敵一時成友。

回到塞納河右岸,慢慢向愛麗舍宮走去,經過戴高樂塑像,一路綠樹成蔭修剪整齊。



經過愛麗舍咖啡餐廳 Pavilion Elysée Café 就是愛麗舍宮後門 Rear Gate of Le Palais de L'Élysée

Pavilion Elysée Café

 Rear Gate of Le Palais de L'Élysée 


法國總統府位於愛麗舍宮,警備森嚴,行人可以走在街道對面經過。





向東步行少許,來到馬德琳娜教堂 L'église de la Madeleine ,外形古色古香酷似希臘神廟。教堂位於皇家街 rue Royale 的盡頭,有兩百年歷史。路易十六被處決後遺體曾一度安置在老馬德林娜教堂。

L'église de la Madeleine

教堂旁的皇家村莊 The Village Royal,藝術氣味濃郁的休閒中心。



 緩緩南向而行,路上展示着F1跑車,不消幾分鐘就到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



協和廣場 Place de la Concorde 於1772年落成,最初以當時的國王路易十五命名,並立有國王的騎馬銅像。法國大革命時期,路易十五銅像被推倒。如今方尖碑的位置就是當年處決皇公貴族的斷頭台,路易十六與瑪麗安東尼皇后和幾千名皇室成員貴族在此喪命。此後革命政府窩裡鬥,包括其領袖羅伯斯比爾在內的“反革命份子”和“異見人士”也在這裡命喪黃泉,據保守估計死亡人數多達六萬人。1830年七月革命後,這個血腥濃烈的地方改名協和廣場,廣場周圍有代表法國八個城市的雕像。

左邊雕像代表里昂

盧克索方尖碑 Obélisque de Louxor 高23米,已經有三千多年歷史,碑上鑄有法老王功績的圖案。最初位於埃及盧克索神廟,1833年由當年奧斯曼埃及的統治者送給法國。


方尖碑地上有銅牌一方,上書:

这个廣場
於1763年落成
最初被称为
路易十五廣場
从1792年11月到1795年5月
然後改名
革命廣場
它是主要的地方
公开處决了
包括路易十六
1793年1月21日
和瑪麗·安東尼
1793年10月16日


廣場西面的香榭麗舍大道直通凱旋門。


廣場南臨塞納河,北面的兩幢建築分別是海軍部和 Hôtel de Crillon,廣場上也看到跑車在秀其雄姿。




廣場的南北軸線上相對而立兩座噴泉,形狀相似,以河流和海洋為主題。



廣場東面是杜樂麗花園 Jardin des Tuileries,1559年,來自佛羅倫薩美蒂奇家族的女王凱瑟琳·德·美第奇按照佛羅倫薩庭院位藍本,建造了花園和杜樂麗宮,盧浮宮。過後的亨利三世和路易十三都以此為皇居,直至路易十四把皇居搬去凡爾賽宮。原來供皇室行歡作樂的杜勒麗宮,在巴黎公社失敗後被暴徒焚毀,當時相連的盧浮宮也被殃及,幸保存藝術品的庭院奇蹟般保存下來,否則如今的盧浮宮會黯然失色。所謂“革命”有時與破壞無異,摧毀了舊世界,未必能建立更好的新世界。杜樂麗宮的廢墟屹立了11年,才由國民議會決定徹底清除。

 Jardin des Tuileries

杜勒麗花園八角池噴泉 Bassin Octogonal,這裡是巴黎市民的休閒之地,人們躺在池畔的椅子上曬太陽,池中有人把玩遙控模型船。風和日麗,也忍不住在湖邊椅子上休息片刻。

 Bassin Octogonal

沿花園中小徑東行,風光秀麗。





小徑的盡頭是卡魯索凱旋門,與著名的戴高樂廣場凱旋門同年設計建造。同樣為紀念拿破崙凱旋歸來而建,但尺寸只及一半左右。





穿過卡魯索凱旋門就是享有盛名的盧浮宮 Palais du Louvre,已經傍晚時分,不見排隊的人龍,有不少掮客在兜售來歷不明的入場券,這次沒有安排入內參觀。盧浮宮的展品以雕塑和油畫為主,仔細看的話,一整天也遠遠不夠。許多遊客衝著所謂“鎮館三寶”而來,炒作而已。歐洲的精緻藝術品多如牛毛,細看的話必須安排專程的藝術之旅。何況我們是藝術的門外漢,難明作品的真諦。只在盧浮宮外玻璃金字塔 Pyramide du Louvre 附近獵影少許,花都的市容美不勝收,夠吸引人了。

 Palais du Louvre



 Pyramide du Louvre


出盧浮宮已經傍晚時分,附近街巷逛逛,在日式餐廳吃了拉面作晚膳。



餐後再搭地鐵去夏佑宮,想看看鐵塔夜景。但是天黑須等到九點後,不想遊覽得太晚,也有些累了,拍了些夕陽下鐵塔美景就回旅館休息。




(其它遊記請參閱:"萍踪浪影""秋遊關東""浪跡天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阿姆斯特丹 尾聲

早餐後辦妥退房手續,把行李暫時寄存在旅館,返程的飛機下午起飛,再到運河帶去套幾個小時。出旅舍門,只見晨曦下的老教堂屹立在河對岸,肅穆挺拔。周圍的玻璃櫥窗都合上紅色幕簾,午夜女郎們都休工了。 在運河區穿街走巷,先去拜訪號稱擁有最窄外牆的房屋,來到 Singel 7,這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