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11 April 2025

天空之城

 2025年4月11日

Ponte Panoramico di Civita

天矇矇亮就起床,去特米尼車站趕清晨六點鐘的火車。列車未能準時發車,延遲了約10分鐘,並影響到接下來的兩次轉車。果不其然,列車停靠奧爾特 Orte 站時預定開往奧爾維耶托的列車已經離站,須等待半個多小時才有下一班車。無奈,在候車室坐下吃些東西,又去外面看看,小山城晨霧迷茫,頗有詩意。



到達奧爾維耶托 Orvieto 時也趕不上我們預算中的那班巴士,在路邊雜貨店買了去天空之城的車票,苦等了約半小時巴士才來,車上僅我們倆好像包車,車票打印機壞了,車長用手在車票上書寫乘車紀錄。巴士載着我們行駛在翁布里亞山區蜿蜒曲折的路上,一路駛向通往天空之城的入口山城小鎮巴尼奧雷焦 Bagnoregio。山中雲霧繚繞,在之字形山路上很多180度急轉彎,頗考司機的駕駛技術,一路欣賞山谷美景,終於到達小山城。憶及五十多年前去安徽黃山的經歷,那時路況更差,車輛破舊不堪。


Bagnoregio

Bagnoregio

到天空之城還有一公里距離。可選擇小巴接載,但班車時間不定。我們步行自西向東縱向穿越小鎮主街,欣賞山鎮風光。時間尚早,小鎮還未甦醒,基本不見行人,店舖不多,有些未開門。






鎮中心是居民的信仰中心主教座堂 Cattedrale dei Santi Nicola, Donato e Bonaventura,可能建於五世紀,1695年被大地震摧毀後由時任教宗英諾森十二世提議升格重建,1700年被重新祝聖。 教堂前小廣場的紀念碑獻給所有戰爭的陣亡者。




小鎮古樸陳舊而又寧靜,兩邊狹巷望出去可見青翠山景。











天使報喜教堂 Chiesa dell'Annunziata (Bagnoregio)及其鐘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一世紀


偶爾駛過一輛汽車,旁邊小店的主人正準備開門迎客,拱門樓道小教堂鐘樓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靜的小鎮給人獨特美感。











小鎮的主要停車場,如果自駕遊須停車於此,也是穿越街道小巴的終點站。從斜路上坡是一個觀景台,有遙望和拍攝天空之城和高架橋 Ponte Panoramico di Civita 的最佳視野,古城在山影天際線的襯托下毅然像一座漂浮空中的城堡,也可觀賞雲海和山谷景色。周圍像我們這樣自由行的遊客很少,只有一些跟團的歐洲人或自駕遊,自己駕駛若不熟悉路況,在山道險峻有一定風險。亞洲人則多是台灣旅行團的遊客,他們受日本文化影響,對宮崎駿較熟悉的緣故吧。此時有隨團遊客紛紛到達,雖然人不多,都在此駐足欣賞美景。





用中長焦鏡頭可以比較清晰看到天空之城概貌

天空之城位於巴尼奧雷焦以東約一公里處,距離羅馬以北120公里,2500年前由伊特魯里亞人建立,至今還留有他們生活的痕跡。該舊城建在地質疏鬆的火成岩上,經年累月的風化和雨水沖洗山體滑坡,使其不斷崩塌。原先的五個入口目前只剩一個,由1965年建造的鋼筋混凝土人行天橋與外界連接。村鎮面積300x500米,還在陸續崩塌中。村鎮居民礙於地質危險而紛紛走避,如今常住人口僅剩十餘人。它被列入世界古蹟基金的100個最瀕危遺址觀察名單,亦被稱為“垂死之城”。奇維塔與世隔絕的地理位置使其免受戰爭與城市開發的波及,保留着中世紀原貌。早期這裡並未引起關注,直至2013年日本漫畫家宮崎駿來此一遊,創作動漫電影“天空之城”後,才一鳴沖天受到世人追捧。從觀景台下來有一家冰淇淋小店和入城的售票處,2013年引入1.5歐元的通行費,隨著遊客猛增,如今門票升至8歐元,60歲以上5歐元。2020年1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把“過度旅遊”和收費決定聯繫起來,引起人們關注,增加了天空之城的宣傳效果和入城率。CNN還指出天空之城的貓科動物比十二名居民還多,更加提升了人們的興趣。



天橋入口前是一個小廣場,該天橋長約300米,海拔443米。橋面架空於峽谷之上,視野開闊,站在橋上可以俯瞰周圍火山峽谷 Valle dei Calanchi 和無敵山谷景色,行走在天橋上乃最夢幻的體驗。如果傍晚時分橋身與山城燈光點亮後,非常夢幻,也啟發了宮崎駿的動畫設計靈感。







天橋末端就是山城唯一入口聖瑪利亞門 Porta Santa Maria,當地也稱卡瓦門。



Porta Santa Maria


在城門前回望剛走過的天橋和正在過橋的遊客



穿過聖瑪利亞門進入奇維塔巴尼奧雷焦小村鎮 Civita di Bagnoregio,簡稱奇維塔,也就是天空之城。整個城鎮的佈局是伊特魯里亞 Etruria 風格,也遺留了很多伊特魯里亞文明痕跡。伊特魯里亞是意大利中部的古代城邦國家,有獨特的語言文字系統。城鎮內建築因跨越幾個世紀而廣受推崇,近年推出了迎合遊客需求的民宿,該鎮的夏季變得更加熱鬧。





聖多納托教堂 Chiesa di San Donato 自公元六百年起一直是巴尼奧雷焦地區的主座教堂,一座中世紀建築,位於聖多納托廣場。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世紀,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了多次改造,但教堂保留了羅馬建築的痕跡,鐘樓底部用玄武岩石鑲嵌著兩個伊特魯里亞石棺。教堂前的廣場是電影“我盛大的意大利同志婚禮 Puoi baciare lo sposo“中婚禮拍攝地。


遊走在中世紀的街道,兩旁古老的房屋建築和殘牆斷瓦,有穿越時空之感。













奇維塔沒有郵局超市醫院,只有幾家小餐館和少數民宿,遊客不多,未被過度商業化。其遺世孤立之美,獨具一格,使人難以忘懷。











接下來還要去奧爾維耶托觀光,未在奇維塔久留,下天橋穿越小鎮巴尼奧雷焦去等巴士。




等待了近一小時巴士姍姍來遲,由於乘客不多,巴士班次相應也少。回到奧爾維耶托後,搭纜車 Funicolare di Orvieto - Scalo 上山進城。




纜車票附帶的接駁巴士把我們送到市政廣場 Palazzo Comunale


奧爾維耶托 Orvieto 位於翁布里亞大區火山凝灰岩的懸崖的山頂上,早期也是伊特魯里亞人的聚居地。至今山城地下仍有伊特魯里亞人挖建的1200多條地道和生活設施。原來是城邦國家,公元三世紀被羅馬人征服,後來成為宗教國。十九世紀被統一入意大利王國,教宗烏爾班四世在位三年,其中兩年居住在奧爾維耶托。另外還有五位教宗曾在此避難,是教廷重要據點之一,也給這裡帶來二百多年的興盛。

先在廣場內一家餐廳午膳並稍作休息,開始在城中隨意漫步,領略一番號稱慢城” cittaslow 的古城風貌。餐廳對面是市政宮以及聖安德利亞教堂 Chiesa di Sant'Andrea 和十二邊形鐘樓。 






教堂旁的迴廊和前方47米高的摩羅時鐘塔樓 Torre del Moro Orvieto,這裡是城市中心。



路邊的窄巷過街樓和小餐館




波波洛船長宮 Palazzo Del Capitano Del Popolo 是一座羅馬式--哥特式建築,十三世紀晚期的市政宮殿,現在是市政辦公室,其主廳用於舉辦文化活動和會議。



沿着石塊路走向奧爾維耶托主座教堂 Duomo di Orvieto,又稱聖母升天教堂 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這是城市的亮點。一個大玫瑰窗、金色馬賽克和三扇巨大的青銅門,外觀極其華麗,是意大利最美麗的教堂之一。


教堂依據教皇烏爾班四世指令建造,從1290年開工,持續了三百年後完工。教堂的托斯卡納哥德式風格是中世紀晚期的傑作,顯然受到佛羅倫薩和錫耶納大教堂設計的影響,風格類似。正立面的金色馬賽克畫講述了聖母的故事,三扇青銅大門旁的淺浮雕描述聖經。還有四座福音表識的銅雕,和聖母聖子像立於四則門楣上方。












教堂兩側面是黑白相間的大理石牆,一旁是當時教皇居住的宮殿。




教堂的外觀使視覺受到強烈震撼,時間有限沒有入教堂參觀。但對信眾來說進去朝聖意義重大,內部小聖堂供奉神跡聖物即一塊聖體布,此主教堂就是圍繞這塊布而建。傳說距此不遠的博爾賽納村的一位神父,曾質疑聖餐禮中的麵包和白葡萄酒在經過祝聖後會轉化成基督的肉體和血,結果手中的麵包滴出鮮血染紅祭壇布,此布被隆重地送到這裡。拉斐爾也曾畫過“博爾賽納的神跡”,如今展示在梵蒂岡博物館的拉菲爾廳中。非信眾的我們就當作故事聽聽,增加些旅途樂趣而已。歐洲教堂內供奉的神跡聖物很多,尤其是被冠以Basilica的聖殿。

博爾塞納的神蹟 The Mass at Bolsena,Le stanze di Raffaello nei Musei Vaticani 攝於2016年


奧爾維耶托國家考古博物館 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Orvieto 位於舊教皇宮內


許多道路都通向雄偉的大教堂廣場 piazza del duomo,廣場北部的毛裡齊奧塔 The Maurizio Tower 頂部有趣的自動計時器和鐘聲,它的發條機械遠遠領先時代,是最古老的自動鐘錶之一。許多市民坐在教堂台階上。


 Torre di Maurizio




接駁巴士又把我們帶回山頂的纜車站,旁邊的阿爾沃諾斯堡壘 Rocca Albornoziana 是一個公共花園,在城堡邊俯瞰翁布里亞山谷,滿眼綠色起伏的丘陵,風景秀麗。翁布里亞和托斯卡納被譽為意大利綠色心臟。







附近還有一處觀光景點聖帕特里奇奧井 Pozzo di San Patrizio 是該城市的避難所,也可儲水,圓柱形井深53.15米,遠比辛特拉雷加萊拉宮的螺旋井深許多。時間不夠,不能再去參觀。歸途的火車上一隻貌似丁丁歷險記中的小狗 Milou 在鄰座陪伴我們,主人還友善的讓我們觸摸。


一天內觀光兩座古城時間有些緊,回到特米尼車站,見路邊教堂頂上的金色神像向我們招手,結束了整天的行程。





(其它遊記請參閱:"環球遊記 索引""萍踪浪影""東遊漫記" 和 "浪跡天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羅馬拾遺

 2025年4月15日 特雷维喷泉 Fontana di Trevi 下午即將離開羅馬踏上歸途,早晨退了酒店房間並將行李寄存,再外出隨意走走,欲探訪未曾去過的地方,也想再次參訪許願池等值得回味的景點。兩次在羅馬都投宿於特米尼火車站附近,推開窗門能看見教堂頂上的小金人聖像。今天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