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2 April 2025

蒂沃利千泉宮

2025年4月12日 

Fontana dell'Ovato


在酒店用了早餐後,啟程前往蒂沃利 Tivoli 觀光。蒂沃利距離羅馬30公里,是拉齊奧大區的一個城鎮。搭地鐵B線到 Ponte Mammolo 站,再轉搭巴士到蒂沃利的朱塞佩·加里波第廣場。



步行數分鐘就到達埃斯特別墅 Villa d'Este,俗稱千泉宮。入口很不起眼,位於一座教堂旁邊。



1550年左右由時任樞機伊利波特二世埃斯特委托意大利建築師皮埃羅利焦里奧設計了這幢別墅,別墅佔地約4.5公頃。傳聞該樞機連續三次參選教宗失利,每次落選他就投資擴建別墅,不少建材來自附近的哈德良別墅遺址。先參觀別墅的庭院和內部房間,各廳房的天花四壁滿佈壁畫,高大的長窗可以遠眺風景,房間的過道也設置噴泉,但是已經沒有多少家居用品和生活的痕跡。












別墅的內部並非參觀重點,走出屋外踏上紫藤花密佈的露台,觀賞風景的同時就聽到嘩嘩流水聲,形形色色的噴泉才是其精華所在。著名鋼琴家李斯特曾獲別墅主人邀請來此居住和寫作,譜下了“埃斯特別墅的流水”鋼琴曲。




俯瞰埃斯特別墅的園林到處可見噴泉蹤影,園中共約50座大型噴泉,398個噴嘴,64處瀑布和220個水池。別墅目前處於維修中,許多地方正在施工,部份噴泉停止噴水,但代表性的噴泉及瀑布還照常開放參觀。其中之一“百泉走廊”曾在電影羅馬假期中亮相,印象深刻,三層台階琴鍵般噴泉有將近一百個噴頭,象徵阿尼埃內河向羅馬輸水的高架渠道。別墅的噴泉水來自阿尼埃內河600米的引水道,靠高位水源的重力噴水,不用水泵,是文藝復興園藝與水利工程的融合典範。其裝飾更結合雕塑地形光影與音效,具景觀劇場風格,影響後世紀歐洲園林的設計。







百泉走廊 The hundred fountains

橢圓形噴泉 Fontana dell'Ovato

風琴噴泉下方的海王星噴泉 
The Fountain of Neptune below the Fountain of the Organ


從風琴噴泉看到的魚塘
The fish ponds seen from the Fountain of the Organ


羅梅塔噴泉,古羅馬的縮影
The Rometta fountain, a miniature of ancient Rome

比奇耶隆噴泉 The Fountain of the Bicchierone









整個別墅除了噴泉,園林景緻也很不錯。








走走看看在別墅內消耗了大半天時光,出來見門外小廣場一具雕塑,是從附近古遺址挖掘出的殘件,因上半部缺損,但仍保留了極佳的下半臉輪廓,於是將它安置在千泉宮門外,象徵時間摧毀帝國、權力消逝與歷史無常,是文藝復興以來義大利雕塑美學中「殘缺之美」的經典表現


已經是午後時分,回蒂沃利鎮上去找餐館。路上見到布萊索古羅馬劇場 Anfiteatro di Bleso 兩座堡壘狀的塔樓,可以追溯到帝國時代的二世紀。還見到加里波第廣場上的一座紀念碑。



在鎮內小餐館用了簡單的午膳,原來還想去另一景點哈德良別墅遺址,但恐怕時間不夠。哈德良別墅離鎮中心有一段距離,其佔地面積更大,還須車往車來費時,作罷,看以後是否有緣啦。於是跨過大鐵橋,步行到蒂沃利火車站,直接回特米尼而無需轉車。從自動售票機上買了車票,坐在站台候車時突然想到車票未經入閘打印,便下樓梯過隧道到機器上打印,誰知屢試不爽,頗感焦慮。對面亦在等車的意大利女孩見狀連忙過隧道跑來幫忙,原來機器靈敏度不夠,放入車票後要左右移動才能成功。在外旅遊遇到難題獲熱心人士相助,倍感暖心。



回到羅馬即去以往未曾參觀過的勝利之后聖母堂參觀,就在特米尼附近。途中經過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十一年前參觀過了,是原戴克里先浴場,見到街角的摩西噴泉 Fontana del Mosè





勝利之后聖母堂 Chiesa di Santa Maria della Vittoria 建於1629年,爲紀念歷時三十年發生在捷克的白山戰役,由於聖母顯靈,天主教軍隊暫時戰勝了新教軍隊,建此教堂獻給勝利女王。教堂外觀普通,內部裝飾講究華美,其中小禮拜堂的一具雕塑聖女特蕾莎的狂喜特別出名,加之小說達芬奇密碼也提及此作品,觀賞的遊客絡繹不絕。該雕塑是名家貝尼尼的作品,但極具戲劇與爭議性。作品呈現聖女被天使以金箭刺中胸口瞬間的精神昇華,整體光影的配置令禮拜堂宛如劇場的舞台,兩側科羅納家族的塑像宛如觀眾。此作品由於擬真與情慾暗示而起爭議,不過個人認為藝術作品乃藝術家的心血結晶,無謂作淫穢的臆想與道德審判。此作品被譽為羅馬巴洛克藝術雕塑之巔。








位於羅馬三區交叉點的皮亞門 Porta Pia 是羅馬奧勒良城牆的北門,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琪羅的晚年設計,極具歷史意義。1870年意大利陸軍步兵團攻破此門結束了教皇的統治,把羅馬納入統一的意大利國土。其中貝爾薩列里部隊功不可沒,是攻城的先鋒,如今城門外廣場中心還矗立着其軍人雕像。






皮亞門所在區域非旅遊熱點,遊客不多比較安靜,是意大利學生來此回顧反思歷史的地方。回酒店途中經過英國大使館。




(其它遊記請參閱:"環球遊記 索引""萍踪浪影""東遊漫記" 和 "浪跡天涯"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羅馬拾遺

 2025年4月15日 特雷维喷泉 Fontana di Trevi 下午即將離開羅馬踏上歸途,早晨退了酒店房間並將行李寄存,再外出隨意走走,欲探訪未曾去過的地方,也想再次參訪許願池等值得回味的景點。兩次在羅馬都投宿於特米尼火車站附近,推開窗門能看見教堂頂上的小金人聖像。今天路過...